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阳某校八年级小张因为本班同学跟其借钱不还,于是放学后小张便用手拨通了110,称其在学校门口遭到抢劫,派出所立即出警,结果公安民警发现小张“报假警”,公安民警鉴于小张是未成年人,便交到学校政教处批评教育。

材料二:北京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某用手机拍摄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并上传至警方微信公众号。但引来车上4名成年人指责,斥他为书呆子。警方传程到他所在学校,对他自觉监督非法占道的行为进行表彰。

   此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众多网友纷纷对这名学生点赞:这孩子做得好!全社会都应该养成这种“随手拍”的习惯,让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少!

阅读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欠钱不还”侵犯了公民的那一权利?“报假警”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 请分析材料二中该学生得到警方表彰和网友点赞的理由。

(3) 结合上述材料,从权利、义务角度,谈谈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答案解析

(1)财产所有权。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2)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自觉行公民对社会的义务等。自觉承担当代青年关爱社会责任,遵守社会铁序,尊重社会公德等。(3)①材料一公民在财产权被侵犯后采取了报假警的错误方式,警示公民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以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利。②材料二该学生自觉监护非法占道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义务;告诉我们公民应该自觉义务,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难度值一般。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欠钱不还”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报假警”的行为会干扰警察的正常工作,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维护,因此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即一般违法行为。(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材料中的王同学,在发现有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后,上传至警方的微信公众号,说明他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有社会责任感,因此获得了警方和网友的点赞。回答问题时可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从法律的角度看,他自觉履行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义务;从道德的角度看,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自觉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题目要求学生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综合考量两则材料,说明中学生应该怎么做。材料一说明了公民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材料二说明了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材料中分别说明正确做法。即当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应宜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就要做到法律鼓励做的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