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国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阿德勒等的 《世界文明史(下册)》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材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2)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材料三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3)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答案解析

(1)原因: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美国参战;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2)共同点:美国干预世界事务;推行霸权主义。威胁:冷战,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核战争。(3)增进相互尊重与了解;相互合作,和平共处;签订和平公约;保持国家主权独立。

(1)战争的第一阶段第1939年至1942年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至1942年末,中国军民一直在抗击日本的侵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这些都是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2)据材料二的“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 是国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可以看出,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是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美国干预世界事务,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以世界领导者自居,大力推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发动战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如美苏的冷战,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核战争等。(3)由材料三的“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可知,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