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阅
题目描述
【题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为此,他主张“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摘编自金良年撰《孟子译注》
材料二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
——摘编自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等
(1)孟子主张君主要施仁政,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他提出上述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
答案解析
(1)由材料“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见孟子主张重民生、施教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答出百家争鸣的背景即可,可以从政治、儒家道统和孟子的人性论基调作答。(2)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要答出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体现了“求同”,而材料“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体现了“存异”。第二小问,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出现短暂的批判心(理)学的思想活跃局面,但心(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1)主张:君主要重民生、施教化。(。如未进行概括而列举具体措施,最多给背景:战国时期,政局动荡、社会变革;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孟子基于人性善(或“不忍人之心”)阐发主张。(2)“求同”:重视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存异”:反对空谈心学(或“高谈性命”),主张通过学习经术以经世。特点:心(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出现了短暂的批判心(理)学的思想活跃局面。
相关试题
台湾盛产稻谷和水果的自然条件优势在于()①气
【单选题】 以一定车速,设有中央分隔带将往返
(单选题)贮丝柜两侧边物料较中间低或者两侧物
(单选题)瑞典学派货币金融学说的主要研究对象
(单选题)女性,35岁,6年前分娩时失血过多
批评的重要性无需置喙。没有批评就没有建设,没
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指的是()。A:产品革
理藩院的设置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改革与和创新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
山东原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
常规距离也称交际距离,是指()的距离。
盘扣是中式礼服中独特的手工技艺,指采用绸布、
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
城镇燃气可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和()。
男,5岁,自幼易感冒,生长发育尚可,近年来活
按照《土地登记办法》规定,任何土地登记结果都
绝缘电线按工作类型可分为()。A普通型B补偿
腕关节最常见的韧带损伤为(
在使用头脑风暴法时,在设想提出阶段,以下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