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节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节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段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俄的经济政策在国内战争前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材料二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上述三种政策有什么相同作用?

答案解析

(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3)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都促进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巩固了国家政权。

(1)由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认为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罗斯福上台之后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上述三种政策都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巩固了国家政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