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840年开始的列强一次次侵华,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先贤

题目描述

【题目】1840年开始的列强一次次侵华,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材料三  日本《明治大正见闻录》的作者生方敏郎这样写道:“日清战争前,在我的周围到处弥漫着反对明治新政府的气氛。”“在学校中叫喊忠君爱国的口号,似乎是在明治二十四、五年(1891至1892年)开始的,因此,它最初只是学校儿童的口号。深入大街小巷,家喻户晓,则是日清战争期间的事,战争使之铭刻在人们的心底……”“……直到战争开始的那一天,我们还不把中国人看作不好的国民,至于对中国,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丝毫也不抱有憎恶之感……随着战争初期那种不安心情从人心的解脱,勇敢之心以及蔑视敌人之心乃随着胜利而日益涌现在每个人的心胸……”

(3)材料中的“日清战争”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日清战争”前后日本国民对明治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态度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③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④沙俄乘清政府外交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4)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5)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解析

(1)①目的: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②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2)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3)《马关条约》。对明治政府的态度:由反对到忠爱;对中国人民的态度:由平常心到憎恶。(表述合乎题意即可)(4)(5)《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根据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因此“绅士”指英法联军;这一事件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3)根据材料三“日清战争前,在我的周围到处弥漫着反对明治新政府的气氛”,可知“日清战争”与甲午战争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清战争”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清战争”前后日本国民,对明治政府的态度是由反对到忠爱;对中国人民的态度是由平常心到憎恶。(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与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相关;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因为义和团英勇抗击的是八国联军;③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始于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乘清政府外交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条约中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