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材料一: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人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界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
(4)以上材料都反映近代中国的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2)戊戌变法(3)“民主”和“科学”(4)近代化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2)根据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变革封建官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3)根据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民主与科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4)材料所反映的史实都是中国在近代的探索,是近代化的探索。
相关试题
(判断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及中国
广东的一家企业在北京登报,以年薪50万招聘厂
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7年10月19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
下列哪一种脉象不见于热证()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
有人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主
“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B老子
如图,问号处的数字为:【2020-上海A-0
电磁炉的炒菜锅在使用后正确的操作办法是(
()检查首选()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取得的下列
下列各个选项中,属于给专业词语赋予了比喻义的
(2006)在Windows操作下,要获取屏
中、小型低温液体贮存和运输容器,一般采用真空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
紧急防汛期系指当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
下列选项中,属于表单构成基本元素的是( )。
周济是临桂词派的继承人。()
线性渐变默认是从左向右水平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