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全球历经危机,化危为机考验国家智慧,影响人类命运。阅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全球历经危机,化危为机考验国家智慧,影响人类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美国的经济总量已惊人地达到全世界总产量的42%,因此大萧条对美国的打击会影响整个世界。大萧条是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危机,它导致一些国家抛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自由市场模式,尝试改革为深受其害的工人和农民提供一个社会保障网络。

﹣﹣摘编自(美)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起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西方同盟者之间的军事合作自始至终貌合神离;但是英国和美国确实将两国的陆军进行了合并,并在统一的指挥下作战。尽管事实上各个政府之间存在许多争执。在战事仍在进行中时,三大首脑利用相互间定期的会晤解决了一些争端,但同时也掩盖了其他问题;当在军事上击败了希特勒和日本人詹,伟大同盟立即分崩离析。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文明史手册》

材料三:在全球化之后,传统的地缘战略和区域对峙趋于缓和,但非传统安全因素,恐怖主义、环境恶化和公共卫生危机,已成全球共同敌人。然而,不少在这些非传统安全因素上的合作,都显得力不从心。此次疫情会变成全球化的世界性调整和变革深化。各国的决策者都应明白,只有真正彼此依靠、相互驰援,才能建设一个更加有效、完善和共同获益的全球繁荣。

﹣﹣摘编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将如何改变全球化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带领美国走出这场危机的关键人物。根据材料一,归纳大萧条时期欧美国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期间“伟大同盟”形成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分析二战期间苏联和西方同盟者“貌合神离”却没“分崩离析”的原因。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疫情在全球流行”暴露出的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谈谈新冠疫情给各国决策者最重要的启示。

答案解析

(1)人物:罗斯福。特点:抛弃自由市场模式,为工人和农民提供社会保障网络。(2)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原因:通过会晤解决争端,法西斯是共同的敌人。(3)问题:非传统安全因素上的合作不够。启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合作。

(1)据材料“1929年美国的经济总量已惊人地达到全世界总产量的42%,因此大萧条对美国的打击会影响整个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带领美国走出这场危机的关键人物是罗斯福。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据材料一“大萧条是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危机,它导致一些国家抛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自由市场模式,尝试改革为深受其害的工人和农民提供一个社会保障网络”可知,大萧条时期欧美国家改革的特点是:抛弃自由市场模式,为工人和农民提供社会保障网络。(2)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西方同盟者之间的军事合作自始至终貌合神离;但是英国和美国确实将两国的陆军进行了合并,并在统一的指挥下作战。尽管事实上各个政府之间存在许多争执。在战事仍在进行中时,三大首脑利用相互间定期的会晤解决了一些争端,但同时也掩盖了其他问题;当在军事上击败了希特勒和日本人后,伟大同盟立即分崩离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伟大同盟”形成的标志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据材料二,二战期间苏联和西方同盟者“貌合神离”却没“分崩离析”的原因是:通过会晤解决争端,法西斯是共同的敌人。(3)据材料“在全球化之后,传统的地缘战略和区域对峙趋于缓和,但非传统安全因素,恐怖主义、环境恶化和公共卫生危机,已成全球共同敌人。然而,不少在这些非传统安全因素上的合作,都显得力不从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疫情在全球流行”暴露出的问题是非传统安全因素上的合作不够。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合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