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4:53:15定义:①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的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
题目描述
题目
定义: ①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的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就是说当个体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②首因效应指在记忆或社会知觉中,最先出现的信息往往记得牢固和准确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 ③近因效应指在记忆或社会知觉中,最近出现的信息往往记得牢固和准确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 典型行为: (1)已上大学四年级的戴某,对班主任记忆最深的就是刚到校报到时与班主任张老师初次见面时张老师的微笑,尽管张老师平时总带着微笑,但总不及那次微笑迷人。 (2)高一新生周某发现第一天给他上语文课的老师年轻漂亮,回家后他就不停地向家人说语文老师年轻漂亮,对学生和蔼,讲课特别有经验…… (3)小孔与小蔡已10年未见面了,这次见面时双方都记得当年毕业典礼上相互送别的情形。 上述典型行为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解析
定义强调:①在评价他人时的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②“最先”出现的信息记得牢固和准确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③“最近”出现的信息记得牢固和准确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 行为(1)中,戴某对刚到学校报到时张老师的微笑记忆最深,刚到学校报到时的印象属于“最先出现的信息”,符合“首因效应”定义; 行为(2)中,周某根据上英语课的老师漂亮来推论老师对学生和蔼、讲课有经验,典型的以偏概全,符合“晕轮效应”定义; 行为(3)中,小孔与小蔡10年未见,仍然记得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相互送别属于“最近出现的信息”,符合“近因效应”定义。 综上所述,上述三个行为都存在与之对应的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答案: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相关试题
五华山被称为我国什么名山之一?? 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将存在于煤粒内部直径小于10-5
【单选题】 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听从医护人员的
(多选题)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在建设美好集体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某天五个朋友聚会,其中一个人历数喝酒对身体的
78、可燃液体发生着火时,燃烧的是(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
假如春秋时楚国国王到印度去旅游,对照印度的种
某一级公路,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
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0月1日20点时,英
下列关于个人汽车贷款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患者女性,39岁。发现皮肤黄色斑块10年,胸
二灰混合料拌合顺序是()。
社会旅游风尚存在着民族间的差别是由于()不同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承包、承租经
压力容器常见的低碳钢有()、()等。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的职权正确的是(
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94定义认为,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