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3:51:24

16至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现了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

题目描述

【题目】16至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现了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想启蒙,但是二者的性质和影响却有天壤之别。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桊儒学中汲取营养,批判宋明理学,出现中国的早期思想启蒙。

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剌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鹿敗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髓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但因二者的现实环境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蘊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答案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内容: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桊儒学中汲取营养,批判宋明理学,出现中国的早期思想启蒙”可概括出“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批判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一“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并据此来批判……基督教神学”,得出欧洲启蒙思想家用儒家“天道自然”来批判基督教神学;根据材料一“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得出,欧洲启蒙思想家还借助儒家道德伦理“仁政德治”来反对封建统治;基础:根据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激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原因:根据材料二“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归纳表现;根据材料二“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

(1)内容: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批判宋明理学;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观”批判基督教神学;利用“仁政德治”思想来反对旧道德,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基础: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2)原因:经济因素: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政治因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而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工商市民阶层不够强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