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政治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和文祥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认为中国要自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材料三中“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顺序与日本福泽谕吉近代化观点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案解析

(1)学习西方技术,培养新式人才(成改革科举制)。(2)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这场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3)民主、科学(或马克思主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传播了民主科学(新)思想(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学生运动的发展)。(4)福泽谕吉认为先学习西方思想,再学习西方制度,最后学习西方技术(或人心政令、物质);中国的近代化与之相反,先学习技术,再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1)依据材料一“……李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可知,李鸿章认为中国要自强应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培养新式人才(或改革科举制)。(2)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及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3)依据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民主、科学(或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初期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依据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传播了民主、科学(新)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学生运动的发展。(4)依据材料四“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和所学知识可知,福泽谕吉认为先学习西方思想,再学习西方制度,最后学习西方技术(或人心、政令、物质);中国的近代化与之相反,先学习技术,再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