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题目描述
【题目】对外“开放”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1896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
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1)乾隆皇帝所言反映了清朝当时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一般概括为: ① 。
(2)曾国藩不仅这么说,还与他的同僚们这么做了。他们在“自强”的旗帜下创办了一系列① 工业,在“ ② ”的旗帜下创办了一系列民用工业,历史上称他们为③ 派。从曾国藩的“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见他们的目标是 ④ 。
(3)与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的“开放”相比,邓小平所说的开放有着诸多不同,请完成下表。
(4)请从近代化的视角,简要评价中国近代以来“开放”。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是闭关锁国政策。(2)依据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以及创办过的企业可知①是军事、②是求富、③是洋务、④是维护清朝统治。(3)依据改革开放的社会性质和背景可知①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是主权完整。(4)第一小问依据鸦片战争之后的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主动开放,从二者背景、目的以及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
(1)闭关锁国(2)①军事②求富③洋务④维护清朝统治(3)①社会主义社会②主权完整(4)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中国也开始被动顺应近代化的潮流,对外开放,最初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来维持专制统治,但步履能艰难,也试图在维护主权的前提下加强开放,引进西方资本,效果也不理想。直到新中国成立,在国家独立,外交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开放,融入世界,近代化进程才得以加速。说明:大体从三个方面赋分:①近代化是一潮流开放是一种必然②在民族国家这一前提条件缺失下近代化艰难③民族独立前提之下的主动开放近代化才顺利进行
相关试题
当喝酒的“老习惯”与驾车的“新方式”遭遇的时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答案
38. 根据ISO9001:2015标准,下
(单选题)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客户服务中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却创造
下图是5月16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
(单选题)下列关于糖浆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
“夫五千年以前,人户稀微,制作未备,何以能成
在word中,选择“另存为”命令后,一般的功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对于已经生育且无再生育计划的妇女,最好采用(
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
对使用期限超过( )年的任何类型液化石油气
不属于烟草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的案件有()
农地价格因素修正测算法的测算步骤不包括()。
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家企业降低其商
未来中欧将在( )、( )、( )、海洋事务
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的长达十年,在“日满经济
下列选项中,JavaScript运算符的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