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1:24:4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元济

浙江海盐人。出身书香门弟,早年热心维新运动。他认为:“夫以数千年之古国,一旦欲效法欧美,变易一切,诚非易事”,“今之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科举不改,转移难望。”

1897年,张元济创办了通艺学堂,宗旨有三:一、“国子之教六艺是职,艺可从政,渊源圣门,故此学堂名曰通艺。”二、“欲开风气,必先首善;以宏造就,必资儒流,故此学堂设于京师,以待缙绅与其子弟有志于此者。”三、“欧美励学,新理日出,未知未能,取资宜博,故此学堂专讲泰西诸种实学。”

这种识见,在当时急躁鼓荡的社会运动中不为时人所重,但以后的历史证明了它的价值。戊戌狂澜一夜平息,蔡元培有所领悟,他说:“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继而甫下绍兴办学,并由此而萌发了“教育救国”的信念。

———孙延波《张元济的文化教育情结》

(1)根据材料概括张元济维新运动期间的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及所学知识评价张元济的教育主张。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张元济维新运动期间的教育主张以及对其主张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张元济维新运动期间的教育主张,根据材料中的“1897年,张元济创办了通艺学堂”“今之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科举不改,转移难望。”“欧美励学,新理日出,未知未能,取资宜博,故此学堂专讲泰西诸种实学。”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改革科举发展近代教育培育人才、首先发展近代教育而后进行政治改良、在社会精英和知识阶层中培养新的变法人才、西方学说是改造社会的实用学说应大力传播学习等主张。(2)评价张元济的教育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夫以数千年之古国,一旦欲效法欧美,变易一切,诚非易事”“但以后的历史证明了它的价值”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认识到到中国政治改良的艰难、提出进行社会变革的先决条件、实际上蕴含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对后世产生显著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1)改革科举,发展近代教育,培育人才;首先发展近代教育而后进行政治改良;在社会精英和知识阶层中培养新的变法人才;西方学说是改造社会的实用学说,应大力传播学习。(2)看到中国政治改良的艰难,思想认识清醒;提出进行社会变革的先决条件,有一定道理;实际上蕴含着“教育救国”的理念;他的思想理念对后世产生显著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