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8:25:47

中国政治制度由古至今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政治制度由古至今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官僚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公文的传递沟通各部门信息,使政令上传下达。诸如上计(各地定期汇报情况)、司法审批、一般行政事务、军奏情报、监察等,无一不需要借助文牍来实现。皇帝(秦始皇)实际上也是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1)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始皇“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1919年5月的中国新闻摘编: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即山东青岛)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月2日,《晨报》在头条位置登载林长民的文章:“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2)材料中的“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的是什么?由它引发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结果如何?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3)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1)条件:“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指中央的政令通过文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根据所学可知,社会条件是:秦朝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地方实行郡县制。(2)是指:结合所学可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结果: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3)会议:根据“1954年9月”“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结合所学可知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条件: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地方实行郡县制。(2)是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结果: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意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