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5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

题目描述

【题目】    2015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制定关键之年。其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探索和调整,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方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你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1935年,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又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的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 以上材料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首都师范大学钱乘旦教授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其一,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前提。其二,现代化的道路有多种模式,但制度创新至关重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改革?此次改革和以往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怎样的重大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次政策包含着某些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哪次重大的会议上决定进行一场重大的改革?这次调整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4)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高压时期,2015年中国的改革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美苏两国的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答案解析

(1)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2)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3)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必须结合国情进行改革

(1)由材料一中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智试验”指罗斯福为摆脱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经济大危机,而宣布实行的“新政”,即罗斯福新政,先后颁布“产业复兴法”等70个法案,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2)材料二中罗曼•罗兰主要肯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积极投入本国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时,苏联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到1937年时,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主要是由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弊端,经济上具体表现为,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根据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一场重大的改革,这次调整最重要的内容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必须结合国情进行改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