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这是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

(1)歌词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人们背井离乡、有家难归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下面两位人物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抗战期间由他们指挥的、并取得辉煌战果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材料三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3)材料三中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四  1945年5月14日,共产党员林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今天中国的抗战反攻,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根据地的地方军、民兵基干队、广大百姓来担任反攻任务……”

——摘编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重读抗战家书》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抗战反攻的主要力量。

答案解析

(1)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东北沦陷。(2)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彭德怀:百团大战。(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民。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歌词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31年。当时人们背井离乡、有家难归的原因是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东北沦陷。(2)依据题干“图一李宗仁在台儿庄”,结合所学知识,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在山东台儿庄,指挥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李宗仁:台儿庄战役。依据题干“图二彭德怀在前线”,结合所学知识,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彭德怀:百团大战。(3)依据题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将军殉国前的遗书,将军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实际的战场上根本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誓死捍卫祖国的民族精神;体现中国军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之志;为国家、为民族不惧牺牲的壮烈之义;为国家为民族不避艰险、不惜牺牲的勇气和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4)依据题干“今天中国的抗战反攻,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根据地的地方军、民兵基干队、广大百姓来担任反攻任务……”,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