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8:03:53

???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及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者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答案解析

(1)措施:结合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二“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内容可以归纳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改革上的具体举措,即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利,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依据材料“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二者土地改革举措的原因,即商鞅变法是因为井田制的崩溃,而孝文帝改革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改革都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因此对旧势力是一场打击,而且还保护了小农经济,最终巩固了国家统治。(3)结合史学常识的内容,可以直接得出改革成功必须具备的要素:即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均田制原因:商鞅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2)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3)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