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探索救国之路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探索救国之路】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目的: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材料一,“开放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中英《南京条约》中, 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2)根据材料二,由“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维新派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目标,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谈感悟,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