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教训。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探索,有成就也有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为 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二  1953~1957 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

材料三   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缺陷?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何意义?

(3)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4)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过分重视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滞后。(2)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3)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的成就有,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根据材料一“(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的缺陷是工业化是围绕发展重工业进行的,即重工业畸形发展,而农业和轻工业几乎无从发展,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汽车制造业”的成就有: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根据材料二“1953~1957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意义体现在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3)依据材料三“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5.7:4.3,变为7.8:2.2”可知,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的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致。(4)综上所述,从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得到的认识是,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