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06:25:20

外交是一个国家的实力的表现。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外交是一个国家的实力的表现。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年度纪念邮票

材料二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说:“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亚非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甚至连美国舆论也被迫承认,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

——百度百科

材料三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四1971年尼克松宣称西欧和日本是与美国、苏联、中国并列的力量中心……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依然在西方联盟中发挥领导作用,以联合各国共同抗衡苏联。但是,这种领导作用将建立在更加尊重西欧和日本的利益和意志的基础上,西方联盟内部关系将向“伙伴关系”的方向调整。

——《世界当代政治史》,《四、缓和与多极化趋势(70年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的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会议有关?该会议性质是什么?“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联合各国共同抗衡苏联”的具体表现。“尼克松宣称西欧和日本是与美国、苏联、中国并列的力量中心”说明什么?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依据材料结合可知,这体现了中国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的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本题考查万隆会议。依据材料“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亚非团结感”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亚非万隆会议;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结合所学可知,“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主要原因是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推动了会议的进程。(3)本题考查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依据材料“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结合所学可知,“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含义是中美关系由原先的敌对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结合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相关所学可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敌视中国政策的破产、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等角度分析指出“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原因。(4)本题考查二战后两极格局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结合“冷战”的形成相关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联合各国共同抗衡苏联”的具体表现有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等;依据材料“这种领导作用将建立在更加尊重西欧和日本的利益和意志的基础上,西方联盟内部关系将向‘伙伴关系’的方向调整。”可得出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尼克松宣称西欧和日本是与美国、苏联、中国并列的力量中心”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多极化开始出现。

(1)方针:一边倒。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3)含义:中美关系由原先的敌对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敌视中国政策破产;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任答,其他理由也酌情给分)。(4)表现: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等。说明: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或者:西欧和日本已经开始摆脱依赖、从属于美国的境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多极化开始出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