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识读下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识读下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件大事。

(2)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

(3)材料二中的“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4)对比以上两种政策,你认为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答案解析

(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2)开放,与外国互通有无(3)闭关锁国(4)要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而不应该闭目塞听,拒绝接受新事物。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唐太宗时期的玄奘西行,是为了去天竺求取佛经。(2)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外交政策的识记能力。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唐太宗时期的玄奘西行,是为了去天竺求取佛经。由此可见,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双向交流。兼收并蓄。(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乾隆皇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不用同外界交易,这反映出乾隆皇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一面,但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4)本题考查学生对外交政策的认识。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双向交流。兼收并蓄,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不同的外交政策结果不同,启示我们:要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而不应该闭目塞听,拒绝接受新事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