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化)纵观历史各朝,其中一朝代之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纵观历史各朝,其中一朝代之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文化璀璨。

材料一: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

材料三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的开辟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汉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材料四  2015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孔子所立“中国之教”指的是什么?什么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材料一中的两位皇帝对孔子所立“中国之教”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共同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分析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今天我们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儒家学说;西汉,汉武帝时期(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控制思想,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3)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4)西汉末年;蔡伦(5)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交流,共同发展;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孔子所立“中国之教”指的是儒家学说。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又实行“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当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朝所推崇,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共同目的是控制思想,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3)根据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4)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是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西汉早期,已出现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用麻作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5)据材料四“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天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交流,共同发展;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