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题目描述
【题目】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科学理论”是指什么理论?为什么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说出列宁在苏俄和平建设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采取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在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的主要创立者是谁?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部分)
重大事件
时间
意义
中共一大
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①
1927年
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遵义会议
②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③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① ;② :③ 。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经济政策。(2)中共七大;邓小平。(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5年;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4)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等。
(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科学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列宁在苏俄和平建设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指的是毛泽东思想,它是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指的是邓小平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理论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等。
相关试题
6219 成套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
15. 可卡因是用( )制成的,因价格高昂
7.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
(多选题)下列关于印花税计税依据的表述中,不
(单选题)某企业某年末有关明细科目余额如下:
分水岭对于( )相当于(&
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
1900年6月29日,慈禧太后在对外宣战八天
99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光了历
“数学做练习册单元测验!”“语文写篇日记再加
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
下列关于普通股票与优先股票的说法,错误的是(
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有什么好处?
患儿,女性,7岁2个月,牙列,前牙深覆,但不
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 )。A美国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农业银行分设是在(
对社区戒毒康复对象进行帮教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关于基金产品风险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银行储蓄资金被大量分流造成储蓄资金在银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