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0:36:39

感受社会经济发展,领悟民主政治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感受社会经济发展,领悟民主政治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全国贫困人口汇总表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6467

28844

31195

33616

36396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430

10489

11422

12363

13432

全国贫困人口

(万人)

8249

7071

5575

4335

3046

 

(1)根据上表信息,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端、奠基于共和国成立之初,历经探索、曲折,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

(2)举二例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

材料三: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

(3)公民应如何践行“公共精神”来实现“民主的演练”?

答案解析

(1)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而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2013年---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全国贫困人口汇总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贫困人口”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但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中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依然较大等问题。(2)本问考查对协商民主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据此进行回答。(3)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对公民如何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从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回答。

(1)成就:我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不断下降。问题:经济发展中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依然较大。(2)协商民主,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给分)(3)对待公共事务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公共事务;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和意见;依法有序地公共事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