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要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才能和谐发展。阅

题目描述

【题目】人要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才能和谐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这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防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1)材料一中最早建造图A房屋建筑的原始居民是什么人?写出图B房屋样式的名称。

(2)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工程有什么特点?并指出建成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1)原始居民:河姆渡人房屋样式的名称: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主要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3)水利工程:都江堰(4)工程特点:这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防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A房屋是干栏式房屋,其建造者是河姆渡居民;图B房屋样式是半坡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多雨,半坡居民居住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所以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4)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这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防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可知,都江堰的特点是: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防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