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8:33:4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了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某校初三(1)班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如下探究:

【析表格】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年份

GDP增速(%)

消费对GDP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2011

9.3

51.6

51.00

2012

7.7

51.8

52.20

2013

7.7

50

51.70

2014

7.4

54.4

52.30

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谋对策】

材料二:无论是自觉自醒的选择,还是“不可持续”的被逼,今天的中国开始告别“狂奔”时代,逐步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这一点,处于东部先发地区的某市感触最深。这辆快速飞奔的列车在经济新常态下,换挡再出发,再次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有效推进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以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追逐以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型经济;以依法治市为落脚点,百姓诉求为关键点,牢牢把握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市的发展思路对我国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何启示?(4分)

【我思考】

材料三:苏州市某中学初二学生邹某靠着自己制作的一把“神奇的椅子”一举在第二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短短几年时间里,该校学生累计获国家新型创造发明专利75项,学生累计获市级以上科技竞赛成果近2500多人次。

结合材料,请探究在我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2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表格,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从分值看此问设4分,要求考生至少答出2个观点。以表格作为背景材料的试题,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认真阅读表头,这是答题的方向;认真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并把数据做对比,对比的结果,要么是看到我国取得的成就,要么是找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步骤:①阅读表头“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明确此题是围绕我国的经济发展设置的问题,回答时必须从经济生活中寻找关键词。②观察表格的第一栏,发现此表中列举了我国经济中的三组数据:GDP增速、消费对GDP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第一组数据,GDP增速都在7%以上,说明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即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2014年的增速在7.4%,低于2011年的9.3%,说明增速放缓。第二组数据:消费对GDP贡献率都在50%以上,且基本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即GDP的增长中,消费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三组数据: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基本呈上升的趋势,即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回答问题时,按照题目要求,准确规范地表达出即可。(2)从设问看此问属于“启示”类问题,要求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从“可持续性“可以推断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领军人才、知识产权”启示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等等,“依法治市”启示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等等,要紧密结合材料,然后根据教材知识点进行组织即可。(3)从设问看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且题目给出明确的答题主体:中学生怎么做。旨在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情况。从分值设置看,设2分,简单回答两个方面的方法即可。面对经济发展的形势,作为中学生我们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参加经济建设奠定基础;其次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勤动脑勤动手,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1)2011~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但增速放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消费对GDP贡献率上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4分)(2)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④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⑤坚持依法治国(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3)努力学习、勇于创新(2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