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世界大国经济
题目描述
【题目】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肤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二: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材料中哪句话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了?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答案解析
(1)据材料“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减轻徭役等。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中原军民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宋,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环境相对安定,许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3)唐宋对外贸易的特点:①以海路为主;②贸易中心主要在南方;③外商来华贸易空前增多;④创建了一套外贸管理制度,如市舶司等。故海上贸易收入大增,地位超过陆上贸易。
(1)原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减轻徭役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借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两宋时期,中原地区先后遭到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侵略,而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许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3)海上贸易收入大增,地位超过陆上贸易。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HTML颜色属性设置中,BLA
双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不可见()。
[多选] 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单选] 国内某企业从大连出境铜废碎料100
(判断题)墙体承重结构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或
下列关于文学体裁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汉朝
(判断题)双动滑阀是调节两器压力平衡的主要手
(单选题)假设企业经营稳定,分配红利固定,并
(单选题)引起瞳神干缺的主要原因是()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
2015年3月1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
五里湖大沟属淮海省凤山市,万庄站位于五里湖大
Cell Phones: Hang Up o
高碱度烧结矿的主要粘结相()。
二轴晶光率体的光轴面与圆切面为:().
关于交流单相回路的电力电缆外护层的选择,下列
某黏性素填土场地采用柱锤冲扩法处理,正三角形
安全阀的接管上一般应禁止装设阀门或其他引出管
对于住宅的维修费用,具体收取标准和办法由()
下列不属于水冷壁作用的是( )。A吸收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