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集邑聚为县,置令,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时期姓氏及服饰的改变:

(1)材料一讲述的是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国家的这一次改革,请问改革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得到了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

(2)结合材料一,试归纳秦国这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两条即可)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两项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两次改革后产生了哪些相同的意义?

(5)从秦朝的变法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解析

(1)商鞅、秦孝公(2)略(3)措施:①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③改鲜卑姓为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4)都:①促进了封建化进程、②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③都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5)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善于学习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回答2点即可得)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集邑聚为县,置令,凡三十一县可知,此内容出自商鞅变法,改革中的主要人物是商鞅;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等;(3)依据材料信息:以汉语为“正音”、 改穿汉装、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改拓拔姓为元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4)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都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善于学习等精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