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

题目描述

【题目】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终于使我们可以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搞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

(1)写出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的名称,指出中国被迫接受五口通商的文件。分析材料一中的英国提出的一系列“条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张晋松《我没有到达圆明园》

(2)写出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指出其发生的战争名称。

材料三:如图

(3)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写出此史实发生前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名称。指出该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四: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写出《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条款。

(5)综上所述,写出你所得到的启示。

答案解析

(1)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3)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5)落后就要挨打。

(1)依据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南京条约》里。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其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5)本题是开放型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国富民强才能御敌。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