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

题目描述

【题目】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中国人一直在追逐“中国梦”,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怀的“中国梦”更加多样,也更富有强国愿望……康有为怀的是“大同梦”,孙中山怀的是“共和梦”,梁启超怀的是“启蒙梦”……         

——摘自《中国人的“中国梦”》

材料二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 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呢?就因为过去很长时期之内,我们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存在着一些教条化的倾向,僵化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实际生活当中,就受到很多束缚,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掀起的变法运动是什么?孙中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领导革命斗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

⑶材料三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重新确立的?

⑷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请举出一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创业,堪称民族脊梁的人物

 

答案解析

(1)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2)陈独秀。(3)十一届三中全会。(4)焦裕禄、邓稼先、王进喜等。(举出一位即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进行戊戌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成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由此可知,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掀起的变法运动是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新青年》。(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像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举出一位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