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认为,每一项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题目描述
【题目】钱穆认为,每一项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灭亡)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一反映出该制度实施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主要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钱穆论述的是哪一制度,钱穆认为该制度的缺点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本源精神”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的信息可知是分封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可知是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以及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可知是行省制度;第二小问从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回答。 (4)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回答。
(1)分封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2)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3)行省制;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有中央无地方)。(4)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相关试题
7386法的思想理念用礼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中
(单选题)腹部外伤后出现淀粉酶升高,最可能的
(多选题)间质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有()
【判断】几乎所有的网页都是以HTML格式书写
原叶体为裸子植物的配子体。()
在Excel中图表的大多数图表项( )。
下列哪个工具用于过程分析,以确定缺陷的根源?
男士:飞行员
用于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光线是( )
锅炉负荷增加时,要注意抽汽速度不能太快,保证
按现行标准,国内外埠信函首重100g内,每重
关于监测布点原则应做到()。
线路综合维修(作业)轨道水平静态验收容许偏差
商业银行应以其()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设定现
图中的滴定管为
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暖交
会计科目是( )的名称。
下列化合物中,室温下与亚硝酸作用不放出N2的
不参与肘关节动脉网构成的动脉是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与产生磁通的电流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