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材料二
在家训形式上此期(晚晴)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搬照抄原文)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有学者认为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据材料二,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此观点加以论证。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本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从图表中归纳、概括,依次展开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影响因素”,考查比较广泛,即家训所处时代大背景,涉及到政治、经济、传统思想文化等的影响。围绕以上维度,结合相关史实,展开表述。(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史法——论证说明。题干已经明确,即论证家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的革新。因此,根据材料二相关信息,诸如“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等,归纳、概括,把握住晚清时期家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变化,结合材料二相关史实展开论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切勿贪腐;重视耕读传家。影响因素:专制统治;科举制度;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2)形式上革新:晚清主要以家书为形式,不以传统的专著或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形式出现。内容上革新: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八股取士;重视工商业发展;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或关注世界。
相关试题
下列属于内部控制评价一般程序中准备阶段的是(
1488 打开任务窗格,并将任务窗格转换到“
4015 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咨询师应保持什
(单选题)社会安全无小事,下列有关识别可疑车
2010年12月28日是世界电影诞生年纪念日
(单选题)中央空调的风机盘管,其供冷量的大小
(多选题)社会性别问题应重点关注()。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
(多选题)在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
(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周围性眩晕的表现()。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上海某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小区外来打工人员较
湿法脱硫的主要缺点是烟气温度低,不易扩散,不
阀片为什么经常在最外圈发生断裂?
直立褶皱的两翼,其中一翼岩层产状一定直立。
如果某图层存在透明区域,要对其中的所有不透明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个人在聊天。张
女性,22岁,自幼因麻疹后咳喘迁延不愈。近年
下列选项中,关于自治区“六五”普法规划主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