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点线结合是新编历史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古代史的主题线索之

题目描述

【题目】点线结合是新编历史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古代史的主题线索之一是交往。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中的“公主”是指谁?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皇帝在位时期?

材料二: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哪些?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一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会得出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文成公主,唐太宗。(2)示中国富强,用明朝的债物换取海外的奇珍。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等。(3)闭关锁国。影响积极: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影响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要根据国情实行对外开放,绝不能闭关锁国等含义正确即可。

(1)根据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主”是指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这一事件发生在唐太宗在位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 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人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得到的启示,开放促进发展,闭关自守,只能使国家落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发展自己。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