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
题目描述
【题目】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答案解析
(1)新经济政策。(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法西斯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也可)。(4)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意思相近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史实,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说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2)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危机的史实,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席卷世界。面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史实,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危机,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4)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史实,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优先发展工业化,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
相关试题
3652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对敌开展了()等战
【简答题】 试述新闻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单选题)A厂委托B厂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高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单选题)陶弘景编著的本草是()
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石油
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代皇宫建筑
【标准答案】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要坚持()这一基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我国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是培养()
串联电抗器部分,干式空芯电抗器出厂应进行匝间
采用PCI的奔腾微机,其中PCI是().
在美国一片乾燥的不毛之地,突然出现一座金碧辉
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
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发生管辖争议协商不成的,下列
建设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合同不属于()。
某著名学者高考数学成绩非常低,但国文、英文成
男性,35岁。行走时被从对面行驶而来的摩托车
铁谱分析能够判断设备的磨损状态、磨损部位、(
碗扣式脚手架在首段搭设高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