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单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人民网

材料三  1979年4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摘,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四  每一个修宪,都是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理论结品。

(1)指出材料一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材料一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领导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该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对比材料三中的两则材料,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哪一所有制经济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为什么将它写入宪法?(写出两条即可)

答案解析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3)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优惠措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将它写入宪法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改革开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中国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领导人是邓小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开始走向富强。(2)依据材料信息“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可知,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可知,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优惠措施;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变化。(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将它写入宪法有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