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的政治制度历经变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的政治制度历经变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而王室开国初年的武威过去以后,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也成了具文,尽不尽听凭诸侯的喜欢罢了。

——摘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朝的郡县相比,诸侯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诸侯应对周王室尽哪些义务?

材料二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物权》

(2)据材料二,韩非子在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上有哪些观点?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为了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向武帝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武帝采纳他的建议。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削夺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其余列侯因各种原因失爵的还有不少。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他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区别: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或内政几乎完全自主)。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答出其中一条即可)。(2)观点:君主要掌握国家大权,君主有权才能治理国家。影响:韩非子的主张为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提供了借鉴(或:思想理论基础)。(3)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夺爵位。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4)原因:丞相制度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后世丞相多为小人,专权乱政,威胁到君主的统治。目的:加强君权。(或巩固皇室)

(1)根据材料一“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可知与秦朝的郡县相比,诸侯国的最大特点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或内政几乎完全自主)。根据所学知识,诸侯应对周王室尽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2)根据材料二“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反映了韩非子在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上的观点:君主要掌握国家大权,君主有权才能治理国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为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提供了借鉴(或:思想理论基础)。(3)根据材料三“为了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向武帝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可知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采用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根据材料三““……武帝削夺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其余列侯因各种原因失爵的还有不少。”可知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有:削夺爵位。根据所学知识,这些措施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4)根据材料四“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是丞相制度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后世丞相多为小人,专权乱政,威胁到君主的统治。根据所学知识,他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是加强君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