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5:01:4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一条 (一)兹特声明: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第十二条 (一)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

材料二   第二十四条 (一)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

第三十三条 (一)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

第四十一条 安全理事会得决定所应采武力以外之办法,以实施其决议,并得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此项办法得包括经济关系、铁路、海运、航空、邮、电、无线电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关系之断绝。

第四十二条 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

——《联合国宪章》194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盟约》和《联合国宪章》在维护世界和平机制方面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者维护世界和平机制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从微观上把握两则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本问具有一定难度。分别根据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展开。所组织答案符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言之有理即可。要注意凸显“国际联盟:成员国依靠联盟维护和平”“联合国:成员国授权安全理事会。而且从多个方面维护世界和平,可操作性更强”等。(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没有标准答案,实际上比较简单。正确解答本问,即在于从“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以及带给人们的思考”角度,围绕相关内容展开。所组织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1)不同:国际联盟:成员国依靠联盟维护和平;提交仲裁法庭或行政院。联合国:成员国授权安全理事会;采取政治、司法、经济、外交、必要的军事手段等维护世界和平。(2)原因:国联盟约反映了一战后人类初步探索维护世界和平的想法,有些地方不成熟,没有形成制约战争的有效机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对维护和平的认识加深;国际法的不断完善。(7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