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确立了什么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材料二: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2)材料二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该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图一新闻标题: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图二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最终如何解决?产生了什么影响?图二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答案解析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反帝反封建;创建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北伐战争。(2)敌对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在共产党人参加、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第二小问,据材料“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反帝反封建。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成果有:创办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北伐战争。(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画和诗词可知,材料二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的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因此国共两党此时处于敌对关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图一信息“张杨昨晚发动对蒋兵谏”可知,图一反映了西安事变;第二小问,这一事件最终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转向合作,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第四小问,依据图二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 共同捶打日本可知,漫画反映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其结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