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 17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
题目描述
材料一1 17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作出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有委员33 人。随后又成立了由董必武、彭真等八人参加的宪法研究小组,以协调宪法草案的讨论。此外,还聘请了著名法学家钱端升、周鲠生等担任顾问。1953年底,毛泽东率领陈伯达、田家英、胡乔木等人到达杭州,开始了正式起草宪法的工作。从1954年1 月9日到3月9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100条条文的草稿。对此草稿,经过中央、完法起草委员会等多次上上下下的讨论,于¨54年9月20日,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致通过,予以颁布实施,这就是1954年宪法。材料二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联合掌握着政权。1787 年5月,以华盛顿为首的55名代表,在费 城召开了制宪会议,最后制定出美国l787年宪法。 根据以上一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1954年《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宪主体和制宪机关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以1954年《宪法》为例,请回答制定宪法的一般程序。
答案解析
(1)我国1954年《宪法》的制宪主体是人民,制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美国1 787年《宪法》的制宪主体是国民,制宪机关是制宪会议(国会)。
(2)①组织制究机关,设立宪法起草机构。 在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组织的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同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自责宪法的具体起草工作。
②提出或套布宪法草案。1954年《宪法》制定的过程中,在草案完成后,制宪机关向社会发布了宪法草案.以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③讨论、审议并完善宪法草案。1954年3 月,我国制宪机关提出了宪法草案的初稿,宪法起草委员会把它作为基础,组织了对宪法草案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④通过或批准宪法草案。1954年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通过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54年宪法的结果为: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197人,投票数共1197张,同意票 1197张。
⑤公布宪法。宪法草案经过严格的程序获得通过以后,便进入宪法的公布程序。从各国的情形来看,宪法通过后通常由制宪机关公布。在我国,通过和公布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大。
相关试题
( )属于人的发展的特征。A充分发展的
人民检察院复查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最长期限为(
一张面额为1000元,3个月后到期的汇票,持
下列属于要约邀请的是( )A寄送的价目表B拍
属于联合国系统外的人权保护机构的是()A儿童
试述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的差异。
简述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
申沦在内容上比我国占代科举应试中的“策论”更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若投资的增加量为3,边
下列哪种疾病一般不引起婴幼儿缺铁性贫血A慢性
,为对抗维新变法而发表《劝学篇》的洋务派官僚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共有多少种 ( )A31种
最早通过立法规定实行秘密投票的国家是( )A
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把国民经济划分为 ( )A
人们的理想信念可以根据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
下列人物中,主张神权论的是 ( )A董仲舒B
简述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
企业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A马克斯·韦伯B
( )是指在控制的情境下,向应试者提供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