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8:16:14

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1)材料一中“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宰相职能的特点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2)根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流程。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宰相权力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答案解析

(1)“朝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宰相制”最早创设于秦朝。“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得出:位高权重。(2)“名称”,根据材料二信息“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得出:三省六部制。“运作流程”,依据材料信息“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得出:中书省拟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弊端”,依据材料信息“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行政效率低下。“成因”,依据材料信息“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得出:程序繁琐、相互牵制。“改进”,依据材料信息“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得出:设政事堂或三省长官合署办公。(3)“趋势”,依据所学知识从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角度分析。“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皇权需要的角度分析。

(1)秦朝;职能特点:位高权重(2)制度:三省六部制。程序:中书省拟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弊端:行政效率低下。成因:程序繁琐;相互牵制。改进:设政事堂或三省长官合署办公。(3)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