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结论重在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结论重在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青年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4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统编七上教材

(1)据材料一,请归纳从中能获取的关于北京人的信息。

材料二  如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镇国青铜器——利簋,证明了我国青铜工艺的高超。该文物内壁铭文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据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利簋的发现有何重要史学价值?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著名的战役”指哪场战役?

材料三  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鲁国朝王3次,聘周4次。

(3)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答案解析

(1)信息:北京人是直立人;北京人会用火;北京人使用石器;以捕食动物为生。(2)价值:证明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制作工艺,为商周断代提供了依据;战役:牧野之战。(3)特征:战争连绵不断;周王室衰微;政权动荡不稳: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在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可知这些信息有:北京人是直立人,会用火,使用石器,以捕食动物为生。(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武王征商……甲子……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可知,重要史学价值在于,证明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制作工艺,为商周断代提供了依据。这场战役是牧野之战。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鲁国朝王3次,聘周4次”可知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战争连绵不断,周王室衰微,政权动荡不稳,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