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2:47: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7年8 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谈判。由于蒋介石急于调动红军开赴抗日战场,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随后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时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张啸鹏、马伟军《抗战初期国际政治环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材料二

重庆谈判是在抗战结束后极端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共产党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而国民党却缺乏远见和诚意,在让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使国共两党失去了这次和解的机遇。

 ——张小满《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妥协与让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合作谈判进展比较顺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谈判所面临的国际背景,并谈谈重庆谈判的启示。

答案解析

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1937年8 月……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得出:蒋介石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意愿;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蒋介石已深刻认识到日本就是要灭亡中国等。 第(2)问,“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雅尔塔体系确立、美国“扶蒋反共”等角度分析。“认识”,依据所学知识从党派利益应与民族利益、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国共两党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等方面回答。

(1)原因: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或当时平津被日军占领,上海方面形势日趋紧张);蒋介石已深刻认识到日本就是要灭亡中国,因此中国只能以全面抗战来图存;蒋介石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意愿,双方共同努力,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国际背景:二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美苏召开雅尔塔会议,形成美苏控制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的对华政策由“援华抗日”转变为“扶蒋反共”; 等等。认识:党派利益应与民族利益、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国共合作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在国共两党关系问题上,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