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轶事
题目描述
【题目】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命驾将适野????????? (前往)
B. 知文侯以讲于己也???? (知道, 明白 )
C. 乃往,身自罢之?????? ( 罢免 )
D. 文侯怒,任座趋出???? ( 快走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
B. 克之,以封其子击???????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文侯应之亦然???????????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D.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翻译下列句子。?
(1)乃往,身自罢之。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答案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C项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乃往,身自罢之”: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所以“罢”是“取消”之意。【2考查文言虚词。C项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代词。A前者“向”,后者“比”。B前者“他的”,后者“那”。D前者表顺承,后者表转折。【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乃”“罢”“向”“是以”等字词的翻译。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参考译文: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相关试题
4418【习题】推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我国工程担保中,履约担保可以采用( )的形式
(单选题)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多选题)可以予以治安处罚的毒品违法行为有:
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截获攻击是
利润表中,对主营业务要求详细反映收入、成本、
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
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为着
8. 为了清洁卫生,最好用一次性杯子为来客敬
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关于厂房安装的分件吊装法,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装好锯条,安动开关,()平推有机玻璃,顺轮廓
有限责任公司吸收投资者出资时,下列会计科目的
“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
在以下关于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素质测评的作用的论
做题: 《匆匆》这篇课文中作者告诫人们要
创业最确切的定义,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