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9:37

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A

B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C

D

 

(1)根据上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汉代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一至三,从儒学不断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由言论一中的信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这应为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由言论二中的信息“天理存则人欲亡”可知这应为南宋时期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2)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得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第二小问“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地位是: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第一小问“标准”,从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说明黄宗羲主张以百姓的忧乐作为天下是否安定和社会好坏的标准,为此,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第二小问“原因”,从经济、政治、思想、市民阶层扩大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4)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儒学发展到现在,仍然不断地传播,带给我们的认识是: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等。

(1)A.孟子; B.民本或仁政;C.朱熹;D.“存天理、灭人欲”。(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地位: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3)标准:百姓的忧乐。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市民阶层的壮大。(4)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