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徳,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战国时期,新的社会制度逐步取代旧制度,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互相攻击又相互影响。

材料三:西汊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思想不统一,君主就无法维持政治统一。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还说:“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思想?他创立了哪一学派?

人物:                      学派              

(2)材料二介绍的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3)材料三董仲舒持什么样的思想主张?采纳他建议的皇帝是谁?有何影响?

思想主张:                          皇帝:                     

影响:                                                  

答案解析

(1)人物:孔子 学派:儒家(2)称为“百家争鸣”(3)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大一统”。(意思符合即可) 皇帝:汉武帝影响:使儒学(或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并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大意符合即可)

(1)依据材料关键词“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依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互相攻击又相互影响”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大一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后,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