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年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年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中国近代百年内忧外患、饱受磨难,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探寻着民族生存之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1895年春,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戊戌年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06年,同盟会会员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A.               B.        C.               

 

答案解析

A.公车上书       B. 武昌起义        C. 清帝退位

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春,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故A处是公车上书,B处是武昌起义,C处是清帝退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