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但经济全球化却使各国
题目描述
【题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但经济全球化却使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美国
苏联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
1949年3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答案解析
试题(1)依据材料中的而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占领分裂德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成立华约、占领分裂德国、入侵阿富汗。可以看出美苏通过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制造国家分裂;挑起局部战争;进行政治与经济控制等方式进行。(2)反映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的地位;材料三中“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映了日本和西欧逐渐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放弃追随美国的政策。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多极化趋势。(3)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表格反映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和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组织纷纷出现,容易归纳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 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
(1)拼凑政治军事集团;制造国家分裂;挑起局部战争;进行政治与经济控制。(2)变化:经济上,欧共体、日本与美国激烈竞争,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治上,日本和西欧逐渐放弃追随美国的政策,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影响: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出现。(3)特点: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
相关试题
7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
在元代行省制度下,今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区属
(单选题)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前停止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紧紧抓住( )外出务工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
2019年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于( )
36.慢性肾炎多见于 () [单选题] *
为了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某部门实施轮岗制度,
什么叫跨步电压?
美国城市中黑人区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易燃建筑是指木、竹、草、苇、油毡等材料建造的
微分电路可将短形脉冲变换成()。
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形,下列说法
下列有关北宋与辽、西夏政权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
中古韵书的代表是隋代陆法言所著的()
用钻芯法进行桩基检测时,下述()不能判定为不
发现一侧乳房无痛性肿块3天,腋窝及颈部可触及
以下不属于不相干结论谬误的是()。
以下不属于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