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你可以推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材料二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者,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下令)郡国(各地)务(务必)劝农桑。”

——《史记•景帝本纪》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由此汉初出现了盛世局面,这一局面被称之为什么?

材料五  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4)根据材料五,请归纳材料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铁农具、牛耕;春秋时期(或春秋战国时期,只答战国不给分)(2)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用: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以农为本(或重农思想);文景之治(4)农业、手工业(5)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生产领域的变革;统治者的重视;人民辛勤劳动(任意两点即可)

(1)依据材料一中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两图可知,这一时期在经济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性了条件。因此铁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或春秋战国时期)。(2)依据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措施: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结合所学可知,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依据材料三“农,天下之本。”、材料四“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可知,材料三、四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重农思想)的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文景之治”。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4)依据材料五“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可知,该材料从农业这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据材料“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可知,该材料从手工业这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对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我们有如下的认识: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生产领域的变革;统治者的重视;人民辛勤劳动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