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题目描述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坚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本题信息来自于第二段。第二步:寻找重点定位第二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之前“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因此,引用白居易的诗即是为了说明《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所以选A。第三步:分析选项B选项:根据“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可知重点是说明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所以B错。C选项:根据“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可知重点是说明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所以C错。D选项:根据“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可知重点是说明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所以D错。故本题选A。【2011-北京-067】
参考答案:A
相关试题
3366 我国大肠癌患者的好发部位为A、横结
我国关于国家安全的专门立法不包括()。
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影响广泛的思想主张。其代表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列阐
他是一位少数民族首领,曾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
根据《预算法》,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预算职权包括
唐代有两位擅长写山水田园诗的著名诗人,合称“
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是
根据《劳动法》,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的工作有(
读俄罗斯地形图观察:俄罗斯平原与高原地形的分
安全防范需求调查表格式与调查内容可由各设计单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
在集团维护规程终,重大故障是指()。
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
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营销员从事保险营销活动,应当
对邮件严重不合规格,()或()的,除及时验知
鉴定糖的色谱方法有
房产测量中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
根据农发行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规定,信贷业务
政策评估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