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一段历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一封家书,一段历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
——摘录自林觉民1911年4月绝笔《与妻书》
(1)材料中一“今日之中国”是指哪一时期的中国?《与妻书》反映了林觉民怎样的家国情怀?
材料二 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权家书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左权写这封信时是抗日战争的哪一阶段。
材料三 1950年初,“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我们有充分的信念,我们是在朝着充满光明前途的大道上迈进,这个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是要我们分担的。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回去了。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第三期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朱光亚在信中发出了什么倡议?
答案解析
(1)由材料一“林觉民1911年4月绝笔《与妻书》”可知是辛亥革命时期。结合书信内容可知表达了林觉民“吾至爱汝”的浓浓情爱和为革命舍小家、不怕牺牲的火热衷肠。(2)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左权在部队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即可;由材料二“1942年”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3)由材料三“1950年”可知,《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的背景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材料三“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回去了”可知朱光亚提出的倡议是:号召海外学子回归祖国,合力建设新中国。
(1)辛亥革命时期。表达了林觉民“吾至爱汝”的浓浓情爱;为革命舍小家、不怕牺牲的火热衷肠(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2)内容: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及对妻子的鼓励。相持阶段。(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号召海外学子回归祖国,合力建设新中国。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子网掩码位模式中的某位置为0,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客运合
坚持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要支持两岸邻近或条
[单选]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项目
对于经济方面共同违纪的,按照个人所得数额及其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
(多选题)甲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
(单选题)按企业融入资金后是否需要归还,企业
(单选题)“位于双足掌第2跖骨与第3跖骨头近
出租车以固定速度从乙地出发到甲地再回到乙地,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习近平总书
231、工程量清单应按统一的()计算出工程数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
2016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绩效薪酬是商业银行支付给员工的业绩报酬和增收
目前最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是
( )项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项目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资
请画出原油系统换热流程(对应程介质名称标明)
10.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