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

题目描述

【题目】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暈,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锴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蠃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材料一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是什么?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消灭了哪两位军阀的主力?

(2)根据材料指出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中国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到“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指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军阀:吴佩孚、孙传芳。(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3)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军队的士气。(4)蠃得广大农民支持。

(1)依据材料一“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可知,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是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联合发动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2)依据材料一“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和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知,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是: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这场反侵略斗争,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这些都体现了这种“民族凝聚力”。(3)根据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冋组织良好并蠃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有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军队的士气。(4)根据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冋组织良好并蠃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指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蠃得广大农民支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